《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时间:2025-01-13 16:14:19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篇1

她的故事或许在西方可以说是为了自己的爱情去大胆的追求,在中国相信大多数的人都是难以接受的,但是我却有另一种理解。

她的行为虽然还称不上是抛夫弃子,但也没有什么两样了。并不为她的斥责加以斥责,却也不会为她的结果感到惋惜。既然当初她选择了离开,那么她就是在拿她的下半生命运在,不幸的是,她输了,所以也不可以怨天尤人,她的自杀毁灭的终究是自己,既然他不爱她了,何来伤心。安娜很笨,有第一次的追求就可以有第二次,我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实在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现在有很多人也像她一样,遇到了一些挫折就有寻死的念头,以为这样就可以解脱,留下的只能是给亲人更大的苦难。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死了之对不起的人实在太多了。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汉朝的司马迁,他活了下来,还名留青史,有什么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呢。当你生命结束的时候你的一切都结束了,死是简单的,活却是艰难的。

每一个人生命的道路上都会有歧途,有的很长,有的很短,如果你原路返回就可以沿着康庄大道一直走下去,走到生命的尽头。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篇2

大概我们每个女人,都想做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她有着惊世骇俗的的美丽容颜,有着门第显赫的尊贵身份,有着“取自不尽,用之不竭”的社会资源。她就是上流社会中的宠儿,是贵妇中的贵妇,是一株摇拽在风中的妖艳玫瑰。

她原本是一只缱绻在幸福港湾的小精灵,丈夫位高权重、儿子乖巧可爱、家庭殷实富庶。似乎别的女人有的她都有,别的女人没有的她也有!

她原本可以无忧无虑地过她养尊处优的安逸生活,原本可以骄傲矜贵地闲庭信步在贵族圈,原本可以被爱宠上天。

但是,这一切都在遇上情人渥伦斯基的那一刻改变了。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从此再忘不了她容颜。这位年轻英俊、风流倜傥的贵族军官,在第一次邂逅安娜的时候就不可救药地迷上了她。于是,执着的他冒着冬日的寒风大雪,只身挤上那辆开往爱情的快车,从莫斯科一路把爱情追到了彼得堡。

但是,渥伦斯基和安娜之间却还隔着一个卡列宁。

卡列宁和安娜可是名正言顺的夫妻,他们的结合是受法律保护、受道德拥护的。而渥伦斯基只是一个想插足他人婚姻的卑鄙“小三”,他没有任何权利和卡列宁去相争,他的行为终会被世人所谴责、唾弃!

但是,在见到卡列宁的那一刻,自信洒脱的渥伦斯基很快就把自己的想法从世俗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眼前的安娜是那么妩媚迷人、风情万种,而她身边的那个男人则黯淡无光、毫无可圈可点之处。他年龄大、个子矬、颜值低,简直就是中国版的“武大郎”,一点都配不上高贵的她。安娜嫁给他,真是一朵玫瑰插在了牛粪上!而自己则英姿勃勃、激情飞扬,又是达官显贵,完完全全可以把那个“小老头”甩出十八条街,渥伦斯基越来越感觉自己才是真正可以配得上安娜的那个优质男!于是,为爱痴狂的他奋不顾身地穿越过一切羁绊,飞蛾扑火一般一头扎进了爱的红火里。

在这个世上,没有哪个女人不是为爱而活的。同样,作为正派女人典范的安娜潜意识里也藏有“不安分”的基因,冥冥之中她似乎也一直在等待那个可以给她爱情的人。

在外人眼里,她是一个“要风得风,要雨有雨”的完美贵妇,有着闭月羞花般的绝世美颜,有着超凡脱俗的优雅气质,有着泰然自若、大方得体的性情、修为。她就是上帝精心创造出来的一件最为满意的“艺术品”,没有一丝瑕疵、没有一点败笔,完美到极致、惊艳了时光!任何一个见到她的男人都会迷醉在她脚下,任何一种雄性物种都会为她而意乱情迷!

但是,她的内心却没有外人看到的那般幸福美满。她对那个长她很多的为结婚而结婚的男人并没有多少感觉,更多的只是亲人般的依恋。

这个时候,浑身上下都流淌着荷尔蒙诱惑的渥伦斯基,出现在了她的寂寥世界里。他年轻气盛、活力四射,和自己枕边这个暮气沉沉的老男人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在这个世上,最美的遇见不过就是,你刚好爱慕你,我也正好倾心你!于是,对渥伦斯基的紧追不舍,矜持的安娜采取了半推半就、欲擒故纵的迂回战术,用不拒绝来默许、用不回复来做暗语、用深不可测来吸引!

?深处热恋中的两个人为了爱情,情愿和全世界作对。

最终,安娜被渥伦斯基的爱火烧昏了头脑。她不计后果地抛家舍子,背负着伤风败俗的深重罪孽,义无返顾地投入了渥伦斯基的怀抱。他们只想为爱燃烧自己的一切,丝毫不顾及私奔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毁灭。

为此,他们为这份不被人祝福的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渥伦斯基原本如日中天的事业遭遇了晋升瓶颈,安娜被曾经游刃有余的社交圈屏蔽出局。为了躲开那些充满鄙夷的目光和流言蜚语,他们不得不离群索居,不得不远离之前的喧嚣热闹而与世隔绝。于是,这两个原本活跃在上流社会、聚焦在舞台中央的的宠儿,一下子从被人追崇的云端跌入了被人践踏的地底泥。

为了爱,原本光明磊落的他们,成了一对见不得光的苟合男女。

相比较于和外界还能藕断丝连的渥伦斯基,完全和社会脱节的安娜似乎损失更惨重。她从之前的交际名媛一时间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从之前被人供上神坛到今天被人踩在脚下,她本来四通八达的顺畅生活变得举步维艰、四面楚歌。

此时此刻,安娜就像一只渴望自由的金丝鸟被人圈养了起来,尽管生活还是锦衣玉食、还是珠光宝气、还是奢华高端,但是她却越来越不快乐、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富丽堂皇的大别墅里,到处弥漫的是孤独的气息。

尽管吃穿用度应有尽有、随心所欲,尽管家中侍从成群、佣人结队,尽管自己还被惯着、宠着,但是她却莫名其妙地越来越浮躁、焦虑!

于是,当爱情的热潮渐渐消退,当激情浪漫开始演变成平淡琐碎,安娜开始越来越怀疑自己的爱情。她每天都活在惶恐不安之中,每刻都在纠结于“还爱不爱我”的幼稚问题上,她几乎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到了这个男人身上。因为,这个男人就是自己生命的全部,就是自己生活的全世界。就是自己抓在手心里的一块宝,更是唯一的救命稻草!没有了他,她不知道该这样活下去!

但是,对一个男人来说,爱情似乎永远是屈居事业之后的。为了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渥伦斯基不得不为自己的事业和前途奔走忙碌,这就在无意间疏远了把爱当终生事业的安娜。

渐渐地,渥伦斯基对工作的应酬给安娜造成了被冷落的错觉,他开始被安娜无休无止地盘问、跟踪、质疑、嫉恨,让原本就身心俱疲的他更加焦头烂额!最终,他们爆发了一发不可收拾的争吵,这更一点点加剧了他们之间渐渐绽开的感情裂痕!

在这个世上,再浓烈的爱 ……此处隐藏10399个字……在沉默中爆发后在沉默中灭亡了。所以说,要么早点认识自己,想清楚自己喜欢什么并勇敢的选择,要么就爱上自己要做的事(这句话简直是现代鸡汤畅销文风,我自己都受不了了)。

一时之感想,未曾仔细斟酌字句。期待浏览者的观点和建议。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篇10

花20多天的闲暇时间,看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对列文和基蒂的印象要比安娜和弗隆斯基的印象要深。安娜的悲剧结局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所限制,如果摆在现在,是不至于有那么悲惨的结局的。或许就像现在的大多数婚外情一样,会离婚结婚,也会对原来打家庭造成很大的伤害,重新结婚之后也未必一定会很幸福!相反列文和基蒂哪种平凡琐碎也很热烈的幸福,让人觉得多么切近生活,自己也可以这样热烈平凡地幸福着。列文的各种矛盾的想法和自身的反省以及做法,对于还处于思想波动期的年轻人也是恰当的一个例子:矛盾又有独立,想融入大众,又想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努力并骄傲地保持自己的特点,并追求和达到了自己的幸福。总得来说,觉得他是一个很可爱的人,有天真执拗的孩子禀性,又能独立和坚持自己的立场,让人又气又爱。只是基蒂的理解和爱,最终让他能够很幸福,一对可爱的人儿。

自己的一些做法和阅读习惯,让我觉得自己并不是真正地喜欢阅读或写作,正如列文一样,是想通过阅读,能够寻找到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惑的问题的答案。但即使找到或者未能找到,找到之后又推翻,依然主要还是会积极努力地去做该做的,去过自己的生活。而把文学或写作当成自己的爱好或特长,那还有很遥远的路。或者本身就不认为这就是自己想走的路,并不会花特多的时间去阅读,去写作,更多的是生活本身的琐屑,并努力把周围能做的做好。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篇11

世界文学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从奥布隆斯基出轨被妻子多莉发现,引出整个故事。

多莉很生气,跟奥布隆斯基闹矛盾,奥妹妹安娜来莫斯科为他们劝解,在火车站偶遇前去接母亲的弗隆斯基,两人一见钟情,弗隆斯基追随安娜回彼得堡并展开强烈攻势,安娜沦陷了,生了一个女儿,以为将死请求丈夫宽恕,谁知又康复了。安娜抛弃了大她二十岁,不会表达感情,只是醉心公务的老公和安娜之前寄托了所有情感的八岁儿子,跟弗隆斯基私奔,先去国外,后经历彼得堡,乡下,莫斯科,因为安娜和弗隆斯基的关系,安娜进不了之前的贵族社交圈,因而特别孤独,全部心思就是渴望弗隆斯基的爱情,可是爱情不是弗隆斯基的全部,他还要社交,要工作,要地位。于是两人矛盾激化来。最后安娜忍受不了弗隆斯基的冷漠,想让他悔恨,卧轨自杀了。

另一方面,弗隆斯基本来是在追求多莉的小妹妹吉蒂,吉蒂还因此拒绝了另一个求婚者列文。吉蒂因此还大病一场,在国外疗养期间结识了那谁(名字想不起来了)小姐,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善,不是刻意给谁看,思想的结解开了,身体也就康复了。列文和吉蒂偶遇,意识到互相还爱着对方,终于放下过去的疙瘩,成功结合。

虽然本书第一主人公是安娜,虽然很美丽,富贵又精致,很吸引眼球,男人都喜欢,可是我不喜欢她。说是全身心追求爱情,为了爱情放弃了一切,可是爱情是什么?就是整天腻在一起,卿卿我我,你侬我侬?结果来,受不了情郎经常不在家,成天的吵架甩脸子,虽然爱,但是很痛苦。想正大光明的跟情郎在一起,又不舍得放弃儿子抚养权,不离婚,就没有正当身份。我看安娜想要的太多,情商又没那么高,单纯,但又控制不住自己,又那样的美丽动人,注定要红颜薄命。

转回来,不管是吉蒂,还是列文我都非常喜欢,这才是爱情好吗,脸红,心跳,担心自己配不上对方,一点小事就嫉妒,却又时时为对方着想。

喜欢列文忙里忙外,想东想西,紧张时的不知所措,哈哈,可能因为我自己性格跟列文也很像吧。要的是心安,所以能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篇12

终于看完了号称世界名著的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看后没有特别的感触,与我的期望值相差太远。

唯一的感触就是:女人都差不多,男人都一样。或者再进一步说:世界上的女人都差不多,全世界的男人都一样。为爱燃尽热情甚至毁掉生命,惮精竭虑,不管不顾,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可是却忘记了人是社会人,需要交往需要亲情,亲情是融入血液中,难以割舍更割舍不了的,人间没有世外桃源,没有纯粹的脱离现实的纯洁情感,不管当时怎样火热,怎样一见钟情,现实的寒冷温暖不了爱情的温度,特别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爱情,也只有这种爱情才配称作爱情吧,加入太多元素的只能叫婚姻,于是爱情只有死亡才能永恒,这也就是悲剧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喜剧让人在一笑之余心酸的原因吧。

也许我悟性太低,我不想去弄明白在那种大的环境下俄国的政治、人文等诸如时代背景之类的东西,我只看到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为情所困为情痴狂最后为情毁灭的心路历程,她只有死才能最终彻底解脱,即使她离婚成功与沃隆斯基结婚又如何?只不过是人间又多一具行尸走肉,打着爱情的幌子,背负着婚姻的沉重责任与义务,为别人活着,只为对得起母亲这个人世间最伟大的称呼的怨妇。这样的怨妇已太多,少一个反而是女人的幸事。敬佩她卧轨自杀的勇气,只为这种勇气,也该向她敬礼!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篇13

全书印象深刻的几处是农民刈麦,尼古拉去世,凯蒂生产,安娜与渥伦斯基猜忌争吵,尤其是安娜自杀前的痛苦挣扎半癫狂(心理描写很逼真)。在背叛了传统道德体系下的无爱婚姻后,安娜这个曾被众星捧月的骄傲女人,被社交圈排斥,被社会孤立。渥伦斯基成了安娜的全部,极度的不安全感使得她愈发敏感猜忌,偏执痛苦。最终,安娜走向了灭亡,用生命证实了渥伦斯基对她的爱。安娜曾想过摆脱困境,可发现自己无处可去。在卧轨前,她曾想过服用过量鸦片自杀,但是生的欲望促使她没有那样做。在发现自己几近崩溃时,她曾寄希望于唯一的好友多莉,可惜愧疚和不齿没能让她当着凯蒂的面求助。而后卧轨时,她曾一度想站起,可惜太晚,火车已轰鸣而至。直至死,安娜还是留恋着这个世界。

如果安娜及时同卡列宁离婚,似乎结局会是不同的走向。安娜最初拒绝和卡列宁离婚是不愿低声下气承认自己有错和不想放弃儿子谢里沙的抚养权,后来想通了,卡列宁却拒绝离婚。有人觉得安娜咎由自取,她太贪心,要自尊,要儿子,还要和情人的爱情。但是这样的安娜才是真实的人,复杂而又矛盾。况且读者用上帝视角,从结局里看出离婚是最优选择,可是主人公不会预知未来,不知道当下的选择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这何尝不像生活中做选择的我们?安娜看似为爱情而死,实则社会生活的隔绝和个性的被限引导了安娜的毁灭。如果安娜所处的社会包容进步,每个人都独立自由(如婚姻自由,经济、人格独立),结局还会一样吗?

跟安娜一样,列文也是一个希望挣脱社会束缚,完成自我实现的人。安娜热情躁动,以激烈的方式与社会对抗,而列文则通过温和的内省方式摸索着信仰,追求自我价值。在和凯蒂的婚姻中,他找到了爱和责任。反观安娜与渥伦斯基的爱情印证了之前看过的一句话:爱人爱到七分刚刚好。安娜的这种倾注全部的占有欲极强的爱让渥伦斯基难以消受。爱得太满,会失去自我,也给对方很大的压力,结果爱变成了负担。不过控制爱的度,很难吧,也许需要好好修炼。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