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9篇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一、讲活动
1、回忆近期开展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一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真是多姿多彩、博大精深呀!一时半会儿是说不完的。我们在活动过程中,搜集了那么多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看到、听到了许多许多。那,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呢?
2、小组交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请他们提意见。
3、全班交流。
①指名同学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介绍给大家。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说出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介绍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②介绍同一传统文化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说说可以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介绍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的和谈学习体会的要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
二、写活动
请同学们把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记录活动过程的,可以介绍自己学到的有关知识的,还可以谈学习体会的,整理一下,写成一篇习作。
三、修改习作
1、小组内互阅习作,提出修改意见。各自根据同学提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2、教师选取优秀习作加以评价,发现带共性的问题适当指导。
四、交流习作
1、把自己写的习作介绍给更多的人,做一名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2、班内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小学语文教案 篇2【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和立刀旁、两点水、父字头、人字头四个偏旁。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人与自然的互相帮助,和谐共存。
3、初步感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要爱护它们。
【教学难点】
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懂得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复习生字(渗透植树造林的意识)
2、出示小树图片:你有什么悄悄话要对小树说吗?
3、看图谈话揭题:出示爷爷图,问:他是谁?和爷爷打声招呼,板书:爷爷,读读“爷爷”这个词(注意轻声);出示小树图,问:他又是谁?和小树也打声招呼。
4、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第1自然段:
师:课文中讲的这棵小树在哪里呢?
⑴学生找到这句话,出示句子“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⑵读读这句话(师范读,注意停顿)。
⑶说话训练:我家门口有_____。
2、第2自然段:
⑴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
⑵指导观察课文插图,媒体(北风的声音)
①冬天到了,你有什么感觉?(出示小树冷得发抖的图)小树冷得怎么样?它会说些什么?小树冷成这样,你们说怎么办呢?(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说,怎么做?)(指名说)把这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②指导学习句子: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
请小朋友读读句子,看看课文里的插图,找找看暖和的.衣裳在哪儿?理解暖和的衣裳就是小树身上绑的稻草。说说爷爷是如何给小树穿衣裳的?(用绳子把小树绑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小树着了凉……)
问:爷爷给小树穿上了衣裳,小树怎么样了?(出示课文插图)从图上哪里看出来?请把这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⑶指导学习句子:小树不冷了。
⑷练习想像说话:如果你就是这棵小树,冬天,树叶落光了,在寒风中光着身子会怎么样,闭上眼睛想想看,爷爷给你穿上了衣裳,现在你感觉怎样?请你们读读这段话,把你刚才的感觉说出来。(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高兴地说()
⑸讨论:你们觉得爷爷怎么样?
⑹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谁愿意读?(指读)同学们听见了吗,他不但把句子读得真通顺,也把语气读出来了。大家像他这样也把句子读通顺,读出语气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3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则成语故事,讲了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
学情分析:
初读课文时,可从看图入手,教师一边让学生看图,一边以讲故事的语气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细读课文,要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朗读,让学生明白,真正厉害的是老虎,狐狸那神气活现的吓唬百兽不过是借了老虎的威风罢了。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认识“把”字句。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一件事,今天我们要学第8课狐假虎威(板书课题)
3、学习题目中的生字
4、齐读课题。
二、初读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读完后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自由站起来把所画生词读一读。
3、自学生字词
4、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五、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剩余的生字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图。
(2)故事的起因是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怎么知道的?
(3)请你读出狐狸那害怕的样子。指读,齐读。
2、教学第2——5自然段
(1)在这关键的时候,狐狸怎么做的呢?自读第2——5自然段。
(2)你觉得狐狸和老虎怎样呢?从哪些词读出来的呢?
a.狐狸在想什么主意?怎样说才算“扯着嗓子”?有感情地读出狐狸那装腔作势的样子。
b.老虎 ……此处隐藏5528个字……、这篇文章短小而精美,我愿意来给大家读一读,好吗?
师范读(配乐)
2、你也来读一读,好吗?遇到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确,然后把带有生字的词再读二遍。
3、谁能说一说,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我们来分自然段读一读,好吗?
4.课文中都写了谁的故事?你最喜欢谁的故事,
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吗?
指生读
小结:是啊,他们多么善于观察生活啊?童年就这样在问号中慢慢长大,后来,牛顿、瓦特,都成了伟大的科学家。看来,科学家们从小就愿意动脑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学们,看看这些词语能不能难倒你们呢?
(二)1.出示词语:
梦乡、这里、瓦片、居住、治水
伟大、科学、而今、停顿、特别
壶盖、飞舞、伴随、采药、治病
1)、开火车领读、认读
2)、指读
师:看来这些词语还真没难倒你们,不过这些字宝宝可要单独来考一考你们了,愿意迎接挑战吗?
2.字卡认读
认生字:
形声字:顿 左声右形
药 上形下声
病字旁 病 外形内声
伟 左形右声
治 左形右声
特 左形右声
师:你们和生字交上了朋友,字宝宝们真高兴啊,他们又把自己在生字中的好朋友也带来和大家见面了,你们愿意认识他们吗?
3.出示词语:
美梦,而且,
4.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把生字宝宝送回家
齐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9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主题“金钱”单元的一篇课文,记述了20多年前偶然发生在长春的真实事件。课文所写内容和今天学生的生活现状存在较大差距,教师在教学中会有一定难度,可采取让学生对20xx年前人们的生活情况进行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以求课文中的内容能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学生体会当时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和互助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分析
目前学生家庭的生活水平较高,对一百元的认识与20xx年前不同。学生可能不完全理解失去一百多元会引发众人纷纷“抢”助的行为和老大爷与“我”的焦急心情,所以之前必须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渗透,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在这个事件中人们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过路行人不约而同地“抢”被风刮跑的钱,再交还给老大爷,老大爷由焦急到欣喜的心情,以及“我”矛盾变化的心理。
2.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对课文内容进行感悟。
3.抓重点词进行理解,体会重点词语在文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
理解过路行人不约而同地“抢”被风刮跑的钱,再交还给老大爷,老大爷由焦急到欣喜的心情,以及“我”矛盾变化的心理。
五、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语在文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七、课前准备
1.请部分学生对80年代自己家庭的生活进行调查(有照片的同学可以展示给大家),也可以采取今昔对比的方式。
2.请部分学生和家人进行小会谈,了解当今社会里,家长的金钱观。
(可采取男女生分别准备某一题,也可让学生自选一题。只要能够达到实效性即可。)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带生入境
如果路上看到一个人的钱撒落在地上,你认为过路人会怎样做?
(帮助捡、抢钱、有人抢钱有人帮助捡钱……允许学生各抒己见,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师小结:
这篇文章所写的事情发生在1980年,你们的父母那时还是学生,当时,人们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和现在有很大差别。这些,你们已经通过采访父母了解了一些。一百多元,那时已经是比较大的数目了。失去它,是很大的损失呀!
多媒体表格:80年代一百元可以做这样的'事情:(学生调查展示)
“80年代我的家”照片展示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钱被风刮众人抢,老汉心急乱如麻――“急”的感受。学习1~3自然段,
1.请同学读课文的1~3自然段,感受钱被风刮跑了之后的场面。
多媒体:刮狂风的声音
2.老师范读2、3自然段,重点读出:
不约而同、快抢啊、喧腾、突如其来、焦急、和老大爷的话
3.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当时老大爷会是什么样?失去钱,对于老大爷意味着什么?而这时,“我”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教师可写副板书:(内容要随学生的答案调整)
师小结:就是说,面对人们不由分说的“抢”,“我”和老大爷都很着急,也很无奈,你能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吗?
请同学再读第3自然段。
抢钱者将钱送回,手中钱不少反多――“喜”的快乐。理解4~6自然段。
方法一:走进课文中的角色,亲身体验。
1.如果说,钱被人抢了,肯定是一件坏事,如果是你,你会有什么样的心理?(真倒霉、怨天尤人、骂这些人不道德、希望警察出现……)
第4自然段中,抢后的行为,似乎让我们感到了不同,你发现了吗?
请学生找到相关语句画出来,再读一读。
老师点拨:抢后不跑,反而朝老大爷走来,这不是真正的“抢”。文章后半部分,“抢”字加上了引号,请你读一读课文后面的部分,说说你对这个“抢”字的理解。
师小结学生的回答:当钱在风中飘的时候,任何人的犹豫可能就是老大爷的损失,只能先付之于行动,把钱拿到手里。这时的“抢”是对老大爷的帮助。这个“抢”让我们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帮助。
2.如果你是那位老大爷,当时你会怎样说?怎样做?你的脸上会有怎样的神情?
(体会文章通过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站在旁边的“我”,此时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方法二:通过朗读,感受欢乐。
能挽回损失,是老大爷的幸运,他遇到了那么多好心人,更有意思的是第5自然段,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当时那欢乐的场面。
小组分角色读第5自然段。老师请一组同学为大家朗读。
此时的“我”,文中用了一对反义词来描写心情:
大家会找到:沉重――轻松
你能试着用这两个词,表达一下作者的心理活动吗?
板书:抢“抢”
沉重――轻松
(三)精添结尾,体会作者心情
这也许是“我”意想不到的结果,当紧张的心情放松后,“我”一定有话想说,“我”会说些什么?请你用“我真想说”为课文写个结尾。再读给小组同学听。
(四)拓展延伸――联系社会现象,发表个人观点
文中讲述的真实的故事,是否给我们一些启迪呢?在今天的社会中,你有很多所见所闻,请结合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弘扬正气、帮助他人、懂得关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