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课件

时间:2024-10-26 23:42:30
论语十则课件(通用7篇)

论语十则课件(通用7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课件,课件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课件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语十则课件(通用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论语十则课件1

课题:

《论语》十则

课时计划:

三课时

教学目标:

① 掌握“罔、殆、矣、诲、弘、凋”等字音、字形。

②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③ 积累《论语》中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解释,积累文言知识。

2、 理解课文蕴含的深层哲理,并懂得联系实际,指导自己言行,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评点启发式,分类整理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的生平经历以及和弟子间小故事等等。(也可展示图片)

半步《论语》治天下引题

学习以及做人处事的格言

百家讲坛中于丹的《论语》心得

两小儿辩日(小学)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同学们,你们对孔子和《论语》还有哪些了解呢?

询问大家对孔子和《论语》有多少了解。

二、 介绍孔子、《论语》相关知识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享年73岁。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也是名列于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我国古代思想家。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论语 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战国初期,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后来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现存《论语》20篇,492章。这些篇章分别是: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三、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参考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注音(请学生注音)

1、论( )语

2、不亦说( )乎

3、人不知而不愠( )

4、三省( )吾身

5、传( )不习乎

6、学而不思则罔( )

7、思而不学则殆( )

8、诲( )女( )知之乎

9、是知( )也

10、弘毅( )

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也

12、其恕( )乎

二、划停顿

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讲解字词,并翻译句子(详见PPT)

课文中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都提及,一个个解释完再通译,其间可请学生起来回答,增加互动性。

概括每一则的蕴含,即究竟讲的是求知态度,学习方法还是修身做人。

中间可增加一些趣味性故事,如孔子弟子的。(视情况而定)

四、知识梳理:

(1)重点字词

文言代词

吾——人称代词“我”

女(汝)——人称代词“你”

通假字

说——悦

女——汝

知——智

古今异义

不亦君子乎

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义:对人的敬称。

可以为师矣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许可。

是知也

古义:这

今义:表肯定判断。

吾日三省吾身

古义:泛指多次。

今义:数词。

一词多义

知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是知也

词类活用

(1)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故”指旧知识,“新”指新知识)

(2)传不习乎 ( 动词做名词,传授的知识 )

(2)文中出现成语: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三人行,必有我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总结含义

求知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修身做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已所不欲, ……此处隐藏10605个字……全文梗概。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交流探究: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个人修养以及儒家核心思想三个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8、10两则主要阐述了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

合作探究:

课文前五则

①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a、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不亦说(yuè邑)乎

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

诲女(rǔ)知之乎不知为(wéi)不知是知(zhì)也

b、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并用多媒体展示: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c、质疑交流:根据对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或某同学回答。

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探究的词句摘要:

朋、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a、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教师再要求学生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是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b、班上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作业

①必作:“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②选作:课外阅读《论语》,了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小结全文,背诵课文。

课文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探究学习后五则:

①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②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③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c、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从字面和深层含义两个层面探究本句的含义。

班内学生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诗句。

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学生观点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探究第二、三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请同学介绍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及其代表人物;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要求点到为止。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教师小结]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50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

《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今天初步了解到关于《论语》的思想内涵,但这种学习是不够的,一方面,我们要将它作为指导自己实际行动的一种航标,另一方面,我们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识,来更好的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拓展延伸:

学生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作归结并板书:死而后已、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

背诵课文

巩固练习:

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课后记:学习本文必须要求严格,须能通背全书,原因有二:一是古代典籍里常引用这本书里的话;二是: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论语十则课件(通用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