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试题

时间:2024-07-04 10:09:33
《论语》试题

《论语》试题

现如今,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检查参考者的学习能力和其它能力。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语》试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试题1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用就去做、不用就隐退只有颜渊能做到。这表明了孔子对颜渊的赞赏,也体现了孔子的谦逊。

B.子路假设孔子统帅三军,问孔子将和谁一起,其实是在向孔子暗示自己的才干与本领。

C.“暴虎冯河”是赤手空拳与老虎进行博斗、徒步过河,这样缺少“谋”的“勇”不是孔子所欣赏。

D.“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在这里,孔子用“与”和“不与”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2)孔子还说过“勇而无礼则乱”,结合上面选段和这句话,请简要分析孔子“勇”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孔子主张的“勇”,要智勇兼备,而且要符合礼,缺少智、悖于礼的“勇”是蛮干、乱干。

《论语》试题2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苏轼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 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②翁:苏轼自称。

(1)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2分)

答:

(2)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

答:

  [答案] 17.(1)《论语》

(2)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 (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具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或: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解析] 17.(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溪边自有舞雩风”中的“舞雩风”出自《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为曾皙表达自己人生理想的文字,“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此句表达的人生理想,有各种说法。

(2)本题考查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要求“结合作者的思想”,要求考生对苏轼的儒道释的思想有一定了解。结合“本诗内容”,要把苏轼的思想和具体的文本结合起来分析。“舞雩风”的典故可根据儒家思想解读,也可以根据佛道思想解读,苏轼又多家皆修,所以答案也可以作两解。

[赏析]

这首诗作于苏轼被贬儋州时期,他在城南建造泥房居住,和当地百姓结下深厚感情。作品浅易如话,毫不雕琢,把朴素的内容写得生动而富有风趣,在不经意间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活泼姿态,极具大家气象。第一、二两句生动活泼地写出了作者和当地百姓的亲密关系,几个少年口吹葱叶迎送微醉的“我”,怡然自得之情寄寓其中。第三、四两句蕴含哲理思考,使用对比手法,“莫作”说得斩钉截铁,态度何等坚决;“自有”说得颇具炫耀之意,何等自在;“天涯万里”“溪边舞雩”对举,一舍一取,足见词人志趣。苏轼的思想是驳杂的,兼融儒家的进取、道家的淡泊和佛家的超脱,我们在《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经典名篇中已经领略。

《论语》试题3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忽施于人。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2)是知也_________

(3)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4)诲女知之乎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所不欲,忽施于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关于学习态度的,还是关于学习方法的?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此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项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句主要阐述的是学习态度,指出要虚心向一切人学习。

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学习知识不在于让别人了解,而在于提高自己。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阐述的是做学问不能不懂装懂。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它启示人们在学习上应该虚心好学。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用法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人不知而不愠

参考答案:

1.(1)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通智,聪明

(3)生气发怒

(4)教导

2.(1)选择他的优点学习,把他的缺点拿来对照自己,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它。

(2)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3.关于学习方法,感受略 。

4.D

5.D(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论语》试题4

阅读下面《〈论语〉十则》,完成下列题。

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 ……此处隐藏7108个字……话要察言观色,把握最佳时机。

译文:

①孔子说:“可以跟他说话却不跟他说,就会失掉了朋友(错失人才);不可以跟他说话却跟他说,就会说错话。有智慧的人不会失去朋友(错失人才),也不会说错话。”

②孔子说:“侍奉君子容易有三种过失:(君子)还未说到,(你)就先说了,这叫急躁;(君子)已经说到,你还不说,这叫隐慝;不看脸色而贸然说话,这叫瞎子。”

《论语》试题10

一、基础训练

1、《论语》是先秦诸子散文之一,是一部散文著作,主要记录 ,它是 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与 、 、 共称“四书”。

2、曾子认为,每天应该从哪些方面反省自己?

3、孔子认为对先进和落后的两种态度是

4、孔子赞叹音乐创作的高妙的句子是

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 ) ⑵已的不欲,勿施于人(施: )

⑶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 ) ⑷君子成人之美(美: )

⑸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斯: )

6、翻译下列句子。

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⑵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⑶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⑷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7、找出文中的两个成语,并解释其中一个。

二、同步解读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乏。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平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8.曾子认为每天应从哪三个方面进行自省?

9.孔子认为作为终身遵守的准则是什么?

10.孔子对富与贵的态度是什么?

11.孔子认为应该如何得到官?你赞成孔子的观点吗?

12、孔子为什么赞同曾子的观点?

13、你的理想是什么?学了《论语》十则后,对你世界观的形成有什么帮助吗?

三、美文赏读

⑴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⑵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⑶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⑷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⑸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⑹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4、给下列字注音:

省( ) 更( ) 徙( ) 传( )

15、为下列句子中的字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⑴见贤思齐焉( )A、贤明 B、贤明的人 C、旧时敬词,用于平辈或晚辈

⑵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A、反省 B、节省 C、国家行政区域

⑶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A、拜访 B、犯过错 C、过错

⑷更也,人皆仰之( )A、更改 仰望 B、改错 仰望 C、改错 敬仰

⑸子在川上曰( )A、河边 B、船上 C、四川境内

⑺德之不修( )A、助词,的 B、主谓之间,无实义 C、它,代词

⑻是吾忧也( )A、表判断 B、这 C、真实

⑼知者不惑( )A、知识 B、知识分子 C、聪明

⑽吾日三省吾身( )A、太阳 B、日子 C、每天

16、文中的第1则谈的是什么意思?在课文的六则当中有一段和它类似,请你默写出来。

17、本文中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明相似观点的句子是

18、文中有一句流传至今的成语,它 就 是

19、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译文。

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A、看见贤明的地方便想着与之对齐,看见不贤明的地方就检查自己。

B、看见贤明的人便想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便要检查自己。

C、看见贤明的人思念齐国,看见不贤明的人就返回内地或自己所在的省。

D、发现贤明的人思念齐国,看见不贤明的人就要检查自己。

⑵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

A、经过它的时候,人们都看见了它;夜晚的时候,人们都仰慕它。

B、有了过错时,人人都能看到它,改正过错时,人人都仰望着他。

C、拜访的时候,人人都看见了它;换一种说法,人人都仰望着它。

D、有了过错时,人人都能看到;更不可能理解的是,人人都仰望着它。

⑶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A、有知识的人没有疑惑,有仁德的人没有忧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

B、知识意味着没有疑惑,仁义意味着没有忧虑,勇敢意味着没有畏惧。

C、聪明的人没有疑惑,有仁德的人没有忧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

D、聪明意味着没有疑惑,仁义意味着没有忧虑,勇敢意味着没有畏惧。

参考答案:

1.孔子的言行;《大学》《中庸》《孟子》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三月不知肉味

5.⑴诚实⑵施加⑶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⑷美德⑸这样

6.⑴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⑵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难的道路还很长。⑶君子应该成就别人的美德,不应该促成别人的恶行。⑷不料想音乐创作竟然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7.任重道远、成人之美、见贤思齐,解释略

8.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恕

10、以其道得之

11、通过修养仁德而得到,观点有道理,有正确的一面,但不全面。

12、因为曾子的话暗合孔子的想法。孔子一生本想通过做官以仁道治天下,然而终不得志,最后产生了“道不得,乘桴浮于海”的想法。

13、言之有理即可。

14.略

15、⑴B⑵A⑶C⑷B⑸A⑹B⑺A⑻B⑼C⑽C

16、意思是看到别人的长处,就应向别人学习,看到别人的短处就要反省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修养。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信乎?传而习乎?”

18、见贤思齐

19、依次是:BBC)

《《论语》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