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教育随笔

时间:2025-04-04 14:21:49
中班幼儿教育随笔(汇编15篇)

中班幼儿教育随笔(汇编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经典的随笔都有哪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幼儿教育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幼儿教育随笔1

一次玩结构游戏,我发现“建筑城”门外有好几块插子,我便对身旁的敬慧小朋友说:“好孩子,快把插子拾起来。放到结构区的小筐中。”可是,出乎我的意料,敬慧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仰着脸对我说:“又不是我扔在外面的。”我一愣,皱了皱眉。看来孩子的`素质的确有待提高。如何提高孩子的这种利他积极性呢?

课间游戏活动时,我便组织幼儿玩“找家”的游戏。我问找不到家的幼儿:“当你找不到家时,心情会怎样呢?”“非常着急!”“我都想哭”……小朋友争先恐后发表自己找不到家的感受。我因势利导:“小朋友回不了家的确很着急,可是结构区的‘材料娃娃’被小朋友丢在外面回不了‘家’,它们会不会着急呢?”教室里静悄悄的,我发现若愚、晓童悄悄的快步走过去,把插子送回了“家”。

“素质教育从娃娃抓起”。一点也没错,借着游戏的机会,我渗透对幼儿的素质教育。幼儿中间随时都有事情发生,随时都有教育的契机,教师应做有心人,抓住每一次教育机会,让幼儿受益于每时每刻。

中班幼儿教育随笔2

晨间活动时,我发现陈天祥嘟着小嘴在美工区认认真真地画着,画的是什么呢?画的是一颗大树,树枝上画上一个个又大又圆的东西,像苹果,又像是西瓜。

“陈天祥画的什么东西呀?”我蹲在他面前问。“一颗苹果树。苹果树上结满了很多的苹果,我在这个苹果上给它安装上按钮,用手轻轻一点,甜甜的果汁就哗哗地流出来了,小朋友都可以用被=杯子接着喝。”“这是什么呢?”我指着一个似人非人的图像问;“这是奥特曼,他能发出光环,把偷苹果的贼打跑……”陈天祥讲的眉飞色舞。“呀,你这个苹果真棒,还能当武器呢!”我故作惊讶的夸奖他。

我这一夸引得陈天祥又滔滔不绝地谈起了他画的苹果,“我的这个苹果能帮老师拖地整理卫生,还会变成大皮球,呼啦圈和小朋友玩,他还会给小朋友讲故事、唱歌、跳舞,还会给小朋友拍照呢……”

“唉呀呀,陈天祥可真能干,能画出这么神奇的苹果树,老师为你鼓掌。”我由衷的为聪明的陈天祥鼓起掌来。

在我们成人看来有几分丑陋的苹果树,各种不规则的苹果,在陈天祥的眼里竟如此美妙。由此可见,孩子的.思维不受定式所限,常常是异想天开,而智慧的火花也就在这异想天开中迸射出来。作为孩子心灵的启蒙者,不应将孩子的世界囿于成人的思维定势之中,而应适时引导,点拨,那样就会收到许多神奇的“苹果树”。

中班幼儿教育随笔3

艺艺在幼儿园里是一个能干,懂事的小姑娘,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课堂上的她,积极认真;游戏中的她,热情活跃,是老师最得力的小助手。可是,在一次与家长的交流中,我惊讶的发现,艺艺在爸爸妈妈,邻居阿姨面前竟然是另外一个样子,张牙舞爪,脏话连篇,与幼儿园里的她大相径庭。我诧异了!难道这就是孩子的双重性格吗?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从未真正接触过这类孩子,我决定在这段时间仔细观察一下艺艺的言行,我发现艺艺是班里威信很高的孩子,很善于处理小朋友之间的纷争,特别是在老师需要帮助的时候,她总是能最早伸出“援助之手”。众所周知,艺艺在幼儿园是表现很棒的孩子。在艺艺的潜意识里面,幼儿园就是一个小社会,她知道只有在这个地方表现的好了,老师才会喜欢,小朋友们才会喜欢,爸爸妈妈才会奖励!而她在幼儿园的表现则是一种自然状态下流露出的生活状态。

在家里,她潜意识里应该遵循的“束缚”,被爸爸妈妈的放任与娇惯“卸载”掉了,所以才会那么明目张胆的释放本性!最近一段时间通过和艺艺爸爸妈妈的沟通与合作,我们在教育方式上面达成了共识,艺艺在家的表现明显的进步了,老师和家长都为她的转变感到欣慰,希望艺艺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中班幼儿教育随笔4

贴画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非常的喜欢贴画。每次带着自己的孩子经过超市里的玩具区的时候,两个孩子总是会停留在贴画区看自己喜欢的贴画。而且每次都会必须带走一张,有时候我也哭闹,这贴画怎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班级里的孩子也是一样,一张贴画对孩子来说就像是狐狸眼中的一块肉,他们总是眼巴巴望着贴画。在你拿出来的那一刻都没有眼睛都没有离开过。如果你在一日生活之前对孩子提出要怎么样做才会有贴画,你会发现孩子们都积极地按照你说的去做,而且还会监督别人。这种自制力和约束别人的能力都是我们想象不到的。我们成人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不就是一个贴画吗,有的孩子贴了一天了,脸都不舍得洗,就是不想把贴画揭下来。我们被孩子的这种童真萌化着,同样也在想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小小的一张贴画,在我们看来没什么,可是在孩子眼中,那是荣誉。老师对孩子的认可是孩子非常想得到的。一个小小的贴画就代表着老师对孩子的认可,而孩子追求老师的'认可也是孩子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的表现。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尤其是老师的。这是孩子的向师性。

当然,我们可以利用贴画来规范孩子的一些行为,但是,我个人认为贴画不能一直使用。首先,一直使用,就让贴画失去了本身的吸引力。一个孩子每天都能够得到贴画,几天之后,他会发现即使她不怎么努力也会得到贴画,孩子的投机心理就会滋生。其次,贴画的使用也有它本身的弊端。孩子为了一个贴画而做出的改变就让孩子的这种行为有了一定的功利性。这样长期形成的反射就会让孩子有这样的思考习惯,有好处我就去做,没有好处就不做的心理。所以说,贴画在一件事情进行不顺利的时候可以使用,但是用几次,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提高我们的要求等等,这些都是在使用贴画之前就想好的。另外,贴画不是只发给优秀的孩子。对于进步的孩子,在发贴画的时候要说出孩子的进步之处。让所以孩子都知道,只要你在进步老师都会看到眼里,也会给孩子表扬。

贴画是一个很好的使用工具,但是也有弊端,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中班幼儿教育随笔5

一天早上幼儿来园时,何老师在走廊上往下一看,发现了情况,忙说:“徐老师,快看看,校门口那个好像是陆文涛,”我一看,好像是的,保安好像也在,究竟怎么一回事,我一边想着一边忙说:“我下去了。”一路上我飞快的奔走着,碰到同事问:“你急冲冲的,干嘛去?”我说:“我班有个孩子在校门口哭。”一路奔着,耳边不时传来惊天动地的哭喊声,脚下的`步伐更紧密了。跑出了校门,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由惊呆了,涛涛光着脚丫子,鞋子、袜子都扔在地上,奶奶在一边已经是精疲力尽了,孙子则嚎啕大哭着,不听奶奶的劝说,保安也在一旁劝着,可见一场小小的战役已经爆发过了,奶奶见我来了,明显松了一口气,保安说:“你们老师来了。”涛涛见到我,眼泪稍稍止住了点,我一边提醒自己冷静,一边头脑里飞快的 ……此处隐藏4269个字……有一个小男孩叫陈天泽,长着大大的眼睛,虎头虎脑的。这孩子挺聪明,对各种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想象力也很好,可以看出其家长应该很注重对他的智力培养。可是,通过他在幼儿园的表现使我发现,这小家伙脾气太大,很任性。不管犯了什么错,他从来都不会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

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对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就算一个人的智商再高,如果他不具备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相信他也不会永远健康的发展。近几年我们经常会听说,某某大学的高才生因不顺心而自杀或误入歧途之类的事情,而且此类事件的发生机率还在不断提高。所以,如果家长和老师意识不到这些心理健康隐患,那么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是很危险的事情。

对于陈天泽的“任性”这一问题,在与其家长做好沟通之后,我决心要帮他改掉这种不良习惯。终于,在我的等待中,机会来了。

有一次准备吃午饭了,在组织孩子们洗手时,陈天泽把桂鸿章推倒了,于是桂鸿章就“哇哇”哭了起来。我接着走过去问怎么回事,小朋友都说是陈天泽把他推倒的,经过仔细查看桂鸿章,发现他并无大碍,这时我悬着的一颗心稍稍安稳了些。接着,我拉着陈天泽的手走到一边,然后蹲下,问他“陈天泽,是你把桂鸿章推倒的吗?你能告诉老师怎么回事吗?”这时,他的反应是:皱着眉头,瞪大两只眼睛,还噘着小嘴,然后气横横的斜视着旁边的墙,连看都不看我。嘴里还叽里咕噜着:“真讨厌,哼,气死我了!”然后就一言不发了。不论我怎么说什么,他还是那样生气地噘着嘴、皱着眉,就是不理我。看到他这个样子,我想再继续也是徒劳的,就停止了与他的交流,接着去把桂鸿章安慰好就组织大家吃午饭了。

在组织孩子们吃完饭后,我想这件小事有可能就是改变他的一次契机,所以我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等把别的孩子们安顿好后,我又一次把陈天泽喊道我身边。我用手揽着他,轻轻地说:”宝贝,你能看着老师的眼睛吗?”他听到后,慢慢地抬起头,眼神瞄了我一下,接着又闪开了,这时能看出他不像刚才那么生气了。我又说:”老师不是因为你倒了桂鸿章而生气,而是因为你不够勇敢而着急。老师说过,你聪明好学,画画也很好,这都是你的优点。可是我们有犯错的时候,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犯错怕什么,改掉还是好孩子。怕就怕犯了错不改,那不就永远错下去了吗?你想成为不会改错的孩子吗?”这时,他盯着我,摇了摇头小声说:“不想。”“真棒!你确实很聪明,老师希望你以后能变得更加勇敢些,成为知错能改的孩子,当个真正的男子汉!”接着,他又小声嘟囔着说:“老师,我真不是故意推倒桂鸿章的,我会跟他道歉的。”我高兴地说:“好吧,老师相信你,从今以后老师就要看你的表现了……”

说也怪了,从此以后他真的变了。有时不小心碰坏别人东西时或偶尔挤到别人时,他总能接着脱口而出:对不起!他的性格也比以前开朗了许多,脸上的笑容也比以前显得更开心了。还有,他前几天说了令我非常感动的一句话。那是课余时间,我与孩子们闲聊:“孩子们,你们下学期就要升大班了,到时我就见不到你们了。”这时,陈天泽不太大声说:“张老师,到时我会想你的!”啊!?真的好意外!我说:“宝贝,张老师经常批评你,你不生我气吗?”他说:“我不生气,我犯错时你才会批评我的,我知道我表现好你就喜欢我的……”

多可爱的孩子,看到他的这样的改变我怎能不感动呢?

中班幼儿教育随笔14

这天早上,我在打扫卫生时,李明小兄弟姐妹的母亲跑来对我说:“老师,你把李明领进来好吗?”我惊奇地问:“李明在哪?他怎样不进来?”母亲着急地说:“他这天早上不愿来幼儿园,此刻在幼儿园门口,就是不进来。”我放下手中的活跟着李明的母亲来到幼儿园门口,只见李明在车上边哭边喊:“我不上幼儿园,我不上幼儿园!”我过去问他:“你为什么哭?”他看了我一眼,更悲哀地哭了起来。

我好不容易、哄他来到活动室,让他坐下,等他母亲走后,我蹲下身子,抚摸着他的头说:“李明,你能不能悄悄地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哭吗?”他满眼泪水地说:“老师,我想跳舞,你能不能跟舞蹈老师说一声,让我跳舞吗?”我一听,最后明白了,原来舞蹈老师在排节目时,嫌他动作不到位,昨日把他裁了下来。我说:“我们不跟舞蹈老师练舞蹈了,老师看你走的模特步很棒,那你就参加我们班的节目吧!”他说:“老师,我能行吗?你会不会又不用我了?”我说:“不会的!”只见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趴在我的身上说:“老师你真好!”

从这件事上,我们能够看出孩子们的'自尊心是多么的强,那我期望各位老师在处理孩子们每件事情上,能多思考以下孩子们的感受!

中班幼儿教育随笔15

今日早上,我在打扫卫生时,李明小朋友的母亲跑来对我说:“教师,你把李明领进来好吗?”我惊奇地问:“李明在哪?他怎样不进来?”妈妈着急地说:“他今日早上不愿来幼儿园,此刻在幼儿园门口,就是不进来。”我放下手中的活跟着李明的妈妈来到幼儿园门口,只见李明在车上边哭边喊:“我不上幼儿园,我不上幼儿园!”我过去问他:“你为什么哭?”他看了我一眼,更悲痛地哭了起来。

我好不容易、哄他来到活动室,让他坐下,等他母亲走后,我蹲下身子,抚摸着他的头说:“李明,你能不能悄悄地告诉教师,你为什么哭吗?”他满眼泪水地说:“教师,我想跳舞,你能不能跟舞蹈教师说一声,让我跳舞吗?”我一听,最终明白了,原先舞蹈教师在排节目时,嫌他动作不到位,昨日把他裁了下来。我说:“咱们不跟舞蹈教师练舞蹈了,教师看你走的模特步很棒,那你就参加咱们班的节目吧!”他说:“教师,我能行吗?你会不会又不用我了?”我说:“不会的!”只见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趴在我的身上说:“教师你真好!”

从这件事上,我们能够看出孩子们的自尊心是多么的强,那我期望各位教师在处理孩子们每件事情上,能多研究以下孩子们的感受!

在一次区域游戏活动中,有两个小朋友为了争抢新投放的材料,发生了争执,由于活动就要结束了,所以我并没有出面干涉,在活动结束后的讲评时间,我把刚才看到的情况讲给小朋友们听,并组织幼儿讨论。“如果有一样东西你和另外一个小朋友都很喜欢都想要,你会怎么做?”孩子们的反应很积极,都举起了小手。然而他们的回答都大同小异:“我会谦让,让别人先玩”。虽然我进行了引导,但仍然没有孩子说出别的办法。我诧异:这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吗?要知道,他们还只是4、五岁的孩子啊!当我再次审视孩子们时,发现了那双本应天真无邪的眼睛中流露出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顺从。无可否认,谦让是一种美德,但它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假如我们的教育只能使孩子违心的谦让,这也不会是我们成功的教育。

于是,我开展了一次谈话讨论活动,让幼儿想出更好的办法。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伤害他人。在我的启发下,幼儿提出可以两个人一起玩、轮流玩、也可以交换、竞赛等方法确定玩者。我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这些经验运用与实践。再一次的观察中我发现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孩子们都能够使用自己想得办法解决问题,在发生类似情况时及没有违心的谦让也没有争抢,使大家都得到了满足。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抛出问题让幼儿自己讨论解决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这远比老师直接告诉答案教他怎么做要好得多。

《中班幼儿教育随笔(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